导师科研方向:
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化学传感器系统,针对人体嗅觉和味觉传感系统电子仿生研究。主要成果包括电化学微电极芯片、传感器模组和相关检测仪器,研究领域为电化学传感器(Electrochemical Sensor),量子电化学(Quantum Electrochemistry),电化学检测仪器(Electrochemical Measuring Instrument)和电子封装电化学(Electronic Package Electrochemistry)。涉及领域为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化学传感在医学IVD分子检测中应用;
研究期间发表SCI论文56篇,授权专利6件,主持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市级重大专项项目,参与了863计划和国家重大专项2项。行业内获得台湾线路板金奖3次,并于2014年获得台湾线路板协会和国际IPC协会颁发专业组特别奖;
针对人工智能化学传感器组建了电子封装电化学实验室(EPEC Lab.)和广州钰芯智能科技研究院(MECART)。目前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武刚教授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并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中山大学科技园合作承担创新创业指导工作;
课题组长期招收电化学、化学传感、仪器开发等相关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和博士后;
同时也欢迎有志于大学生挑战杯和创业大赛项目意愿的化学,材料,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加入。
招聘条件:
1.申请人应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法规;
2.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忠诚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3.科研诚信,严谨治学,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
4.电化学、化学或材料专业背景。
招聘岗位:
年龄不超过35周岁,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身心健康,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
工作地点: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或深圳校区。
招聘方向:
1.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技术;
2.基于机器学习的电化学阻抗谱数据处理技术。
有关待遇:
1.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可申请深圳市在站博士后生活补贴及博士后人才项目;有机会获得深圳光明科学城青年科技人才生活资助;出站后留深工作可申请深圳市生活及科研资助。具体以深圳市和光明区的文件为准;
2.可依深圳市政策申请深圳户口,子女可入读中山大学附属幼儿园、中小学,享受中大10家附属医院高水准医疗保障,深圳校区提供餐补,享受博士后岗位工资、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3.课题组将协助博士后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广东省、深圳市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