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峰(院方导师)与曹鹏(校方导师)课题组联合招收
博士后研究方向:
1.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措施研究
2.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措施研究
院方导师:杨永峰
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市第二医院院长
导师简介
精通肝脏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诊断,对疑难肝病、少见和罕见肝病及重症肝病有深研究。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科技厅临床医学专项等省市课题资助共9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9篇(IF最高29.4),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5篇,主要内容涵盖疑难肝脏疾病和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病理和基础研究,主译专著1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科研奖励10项。
任《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临床肝胆病杂志》、《肝脏》、《实用肝脏病杂志》、《国际消化病杂志》等学术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措施研究。
校方导师:曹鹏
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导师简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卫健委临床中药学医学创新中心主任。兼任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药药理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药理研究与新药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包括重点、杰青、优青)和“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以通讯作者在Lancetoncology、Cancer Research、JournaloflmmunotherapyCancer、Oncogene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以主研人申请获批1.1类中药新药临床批件1个,并成功转化。
获第九届树兰医学青年奖、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首批青年岐黄学者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中医药免疫调控机理与新药创制。
联合招收类型:
科研博士后:在站期限为2年
申请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2.在国(境)内外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人才紧缺学科领域具备突出科研能力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4.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5.符合我校流动站和附属医院联合招收的条件。
薪酬待遇:
1.基础薪酬:年薪36万元起(税前)
2.项目叠加:在站期间获得的各类博士后项目、资助计划经费与基础薪酬叠加发放。
3.生活保障:提供住房或住房补贴,户口迁移、子女入托入学、医疗保障等职工同等待遇。
4.晋升空间:在站期间可申请参加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认定。
5.就业政策:出站考核优秀者优先留校留院,有高水平成果可申请留校留院工作,并申报副教授职称。